Author: Colopen 彩色铅笔
Link: https://www.colopen-blog.com
Download the pdf: xiao8.pdf

卷一

单选

  1. 人可以改变自然界的属性、形态,但是不能改变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人不能摆脱、创造、消灭、改变规律,只能顺应、认识、利用规律

    自然规律发生作用是自发的,但社会规律需要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推动(比如价值规律,需要人参与消费)

  2.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这种话,看到直接叉掉,这两者不存在谁比谁更重要

    语言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是易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 不完全同步性:
      1. 先进意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描绘
      2. 落后意识:重男轻女
    2. 能动反作用:意识指导实践改造物质
  3.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 使用价值 的能力(使用价值 = 商品本身)

  4. 根本,直接找keywords - 矛盾、人民、规律、生产力

    适宜的组织形式:跨国公司的发展

    体制保障: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金融垄断资本形成发展的条件: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

  5. 八七会议:枪杆子出政权

    《论持久战》:兵民是胜利之本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6.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7. 新发展理念 的 “根” 和 “魂”: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8. 新发展阶段的三个依据戴帽子,可以见 30天day22

  9. 深刻的改变中国 — 辛亥革命,开创了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的序幕

  10. 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组织问题

    瓦窑堡会议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延安整风解决了:思想路线问题

  11. 只有中国有,别的国家没有:资产阶级靠拢了共产党(工人阶级)(两者本来应该对立)

  12. 见 30天day04

  13.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着力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4. 根本目的,找keywords,人民

  15. 共同富裕:

    1. 根本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 根本 动力:改革 创新
    3. 主攻方向:解决差距
  16.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要以:

    1.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 (理念)
    2. 绿色转型驱动
    3. 人民福祉中心
    4. 国际法基础

多选

  1. 本质是 相对稳定的,现象是 具体的、个别的、多变易逝的

    事物的存在发展由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决定的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 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2. 运用 科学的思维方式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做的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2.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总进程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具有客观必然性

    因此,不能说历史人物改变社会历史发展大方向,只能改变个别历史事件

  3. 价值规律 内容: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后句是受到供求的影响)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起作用的形势可以发生变化:当价值演变成生产价格时,商品的价格就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 垄断资本向世界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贷产品)

    1. 借贷
    2. 生产
    3. 商品
  5. 苏联当时是战时经济制度 — 余粮收集制度,当时需要鼓励农民的生产热情

  6. 新发展格局,见 day 22

    1. 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
    2. 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
    3.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
  7. 现代化,好的就选就完事了

  8. 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个毫不动摇

    1. 毫不动摇 巩固和发展 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2. 毫不动摇 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9. 党的 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 人民民主,不是人人民主(人人中包含敌人)

  11. 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陈独秀干的,李大钊在北京建的晚了两个月)

  12.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人口多)

    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二结一废:

    1. 结束两半社会
    2. 结束中国一盘散沙局面
    3. 废除列强在中的不平等条约和特权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和干涉,至今还在用香港台湾问题,试图分裂我国

  14. 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

    时代精神核心改革创新

  15. 法治 - 法律统治;法制 - 法律制度

    法律统治的前提是有法可依;法律制度设立的目标,立足点,归宿是法律统治

  16. 载人航天三步走:

    1. 发射飞船
    2. 出舱活动(2017年天舟一号)
    3. 建立空间站并长期逗留

卷二

单选

  1. 事物发展

    1. 斗争性处于主要方面 — 矛盾双方你死我活 — 事物质变
    2. 同一性处于主要方面 — 矛盾双方相安无事 — 事物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波浪前进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矛盾的解决方式:

    1. 克服
    2. 同归于尽
    3. 形成协同运动新形式(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4. 融合成新事物(土豆和优酷合并)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里的社会意识是语言)

    社会历史是生产方式的发展史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式上可能是货币作为流通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压低工人工资,工人就没有购买力买资本家生产的产品)

  4. 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特征垄断组织 在经济生活中起 决定 作用

  5. 基本人权:生存权发展权

    最大人权:为人民谋幸福

  6. 第一次分配:市场行为(由市场决定)

    第二次分配:政府行为(税收、社保)

    第三次分配:慈善行为

  7. 国家民主的关键在于:人民当家做主

  8. 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减污降碳

    绿色转型的源头资源利用

    绿色转型的关键产业结构调整

  9. 辛亥革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两半社会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行不通,其他都是主观原因

  10. 遵义会议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告别王明和共产国际,开始独立自主解决问题

  11. “三反”运动 是为了保护 党的先进性

  12. 评价人生价值的

    1. 根本标准:历史、规律
    2. 普遍标准:劳动、贡献
  13. 全面依法治国 中,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任务主体工程

  14. “北京冬奥会” 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

多选

  1. 实践 是人能动改造世界的 客观物质性活动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价值量价值量 决定 价格

  3. 阅读理解题,强化市场,弱化政府

  4. 新经济政策(可以参考当今中国经济政策)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马导中(马克思主义引导中国)
    2. 中变马(中国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 通俗话(中国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
  6. 共同富裕的概念辨析

    同等和同步富裕是绝对公平理念,这样会使部分人丧失劳动积极性,应该按劳分配为主体

  7. 推动 高质量发展 的依据:条健矛规

    1. 发展件的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2. 经济持续康发展的要求
    3. 社会主要盾变化的要求
    4. 经济发展律的内在要求
  8. 胡锦涛:发展是第一要务、立身之本

  9. 国家安全:

    1. 人民安全宗旨
    2. 政治安全根本
    3. 国家利益至上准则
  10. 沙皇专制统治是在二月革命被资产阶级推翻的,然后当年的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又被无产阶级推翻了

  11. 中国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反帝反封建

    不过这题不是说党一大宣布,是说建立之初,是个模糊概念,可以选

  12. 九一八 事变标志着日本 局部侵华

    七七卢沟桥 事变标志着日本 全面侵华

    西安事变 导致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就是两个人抓了蒋介石,威胁他合作)

  13. 诚信德观典道德规范核心价值观民法典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贯穿中国革命 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

  14. 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是党的 工作布局

  15.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要以:

    1.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 (理念)
    2. 绿色转型驱动
    3. 人民福祉中心
    4. 国际法基础

卷三

单选

  1.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2.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产生认识

    人的属性:

    1. 自然属性:区别于动物
    2. 社会属性(根本属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 资本的职能:(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

    1. 买:货币资本
    2. 产:生产资本
    3. 卖:商品资本

    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作用不同,可以分为:不变资本 和 可变资本

  4. 有机构成:c / v

    剩余价值率 m’ = m / v =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利润 p’ = p / (c + v)

    p = m 在数值上

  5. ”十四五“ 时期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新一高的一高)

    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 新发展格局

    1. 关键: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2. 最本质特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3. 战略基点:扩大内需
    4. 战略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 最终需要主要来源:国内市场

    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 主要任务

    1. 坚实基础:大力发展 实体经济
    2. 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重要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4. 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5. 国际竞争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 制度保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6. 十八大 最重要的理论和理念是:新发展理念(创协绿开共)

  7. 全面贯彻 新发展理念 需要更加注重 共同富裕(之前只看经济发展,忽略了共同富裕的概念)

    其他选项以前也注重

  8. 中特鲜明的特色两结合(理论与实践,制度和文化)

    中特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

  9. 建党100周年,“点亮灯塔”

  10. 略,见带背

  11. 伟大的成就:

    1. 新民主主义革命 — 根本社会条件
    2. 社会主义革命 — 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4. 新时代中特 — 更完善的制度,更坚持的物质基础,更主动的精神力量
  12. 略,见带背

  13. 信念:执着性、多样性

    理想: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

  14. 全面依法治国

    1. 重点 — 公正司法
    2. 前提 — 科学立法
    3. 关键 — 严格执法
    4. 基础 — 全民守法
  15.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澳门建设合作区的初心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

  16. 上合组织接受为成员国的是:伊朗

多选

  1.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偶然不能被消除,不包含偶然的必然事件是不存在的,必然通过偶然表现出来,并未自己开辟道路

  2. 历史的创造者只包含推动历史进步的人(人民创造历史,而非人人)

  3. 商品(劳动)卖出去之前,属于私人劳动

    商品(劳动)卖出去之后,属于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对比: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

    商品经济的本质 — 交换(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为了让私人劳动得以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要考虑生产对应的商品

  4.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的问题

    1. 经济失调(债经利)
      1. 虚实失衡
      2. 福利风险增加
      3. 债务负担沉重
    2. 政治失灵(选党英明)
      1. 选举难以选贤
      2. 政党利益凌驾于国家之上
      3. 民主阻碍国家治理
      4. 精英政治没落
    3. 社会失效(矛极流)
      1. 极端思潮抬头
      2. 社会流动性退化
      3. 社会矛盾激化
  5. 错误表述:人民 直接参加 国家管理

  6. 毛中特生态文明 基本全选

  7. 改革开放决定 当代中国命运的 关键一招

  8. 党的领导中特最本质的特征,由:史践论决定(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9. 党的诞生点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灯塔

  10.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结合 — 土地革命时期,得出了 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的结论

  11. 个人理想的实现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

  12. 根本保证 一定是 党的领导

    公平公正 是 法制的生命线、司法的灵魂、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

卷四

单选

  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自在自然:原始森林

    人化自然: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自然

  2. 认识一定可以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3. 人的价值要创造,物的价值要转移;具体劳动锁定物,抽象劳动锁定人

    人 — 劳动力价值

    物 — 生产资料的价值

  4.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略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底线任务标志性指标脱贫攻坚

  6. 新时代党的 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全党服从中央

    新时代 党建总要求

    1. 以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线
    2. 政治建设统领
    3.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根基
    4. 以调动全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点
  7. 一次分配:市场;二次分配:政府;三次分配:慈善

  8.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9. 鸦片 — 民族意识 开始觉醒

    甲午 — 民族意识 普遍觉醒、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五四 — 民族意识 全面觉醒 (全阶级参与)

  10. 《my point of Marxist》

  11.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结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腿姐的老口头禅了,这是时政

  12. 见背诵手册思修部分第三页,道德与法律的对比

    两者都是上层建筑,都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13. 公平正义

    1. 权利公平
    2. 机会公平
    3. 规则公平
    4. 救济公平:
      1. 司法救济公平:司法公正,公正对待每个当事人
      2. 行政救济公平(政府救济):救济服务一律平等,不能区别对待
      3. 社会救济公平(慈善行为):社会救济,一视同仁
  14. 祖国统 一 最大障碍是“台独”

  15. 《生物多样性》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

多选

  1. 马原keywords: 生产(经济)、矛盾(规律)、人民、实践

  2. 价值规律内容: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供不应求,产品涨价,利润增加,于是资本、技术、设备、工人大量涌入;反之降低

    (哪里挣钱,资源就会涌入哪里,这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

    因此价值规律会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3. 贯彻 新发展理念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指导原则

    构建 新发展格局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路径选择

  4. 文明不存在谁比谁优越,各有千秋

  5. 全面小康内涵要求

    1. 覆盖领域全面: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2. 覆盖人口全面:一个都不能少
    3. 覆盖区域全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6. 全面依法治国

    1. 总目标:建设中特 法治体系,建设 法治国家
    2. 重点任务
      1. 建设法治体系
        1. 完善宪法为核心的 法律体系
        2. 建立严密的法治 监督体系
        3. 健全法治 保障体系
        4. 加强 党内法规 建设
      2. 建设法治国家
        1. 坚持 三依(依法治国/执政/行政) 共同推进,三法一体(法治国家/政府/社会) 建设
        2. 能不能 依法治国关键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3.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重点法治社会基础
    3. 指导方针:
      1. 科学立法(前提)
      2. 严格执法(关键)
      3. 公正司法(重点)
      4. 全民守法(基础)
  7. 中特制度的 优势: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1. 怎么来的?

      1. 制度怎么来的: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2. 优势怎么来的:党的自身优势锻造出来的
    2. 如何保障发挥

      要坚持党的领导,因为党自身有优势:科学理论指导,严密组织纪律,初心使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8. 中共二大开创的多个第一:章宣统领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宣言》,统一战线思想,反帝反封纲领

    一大立党,二大立纲

  9. 略,阅读理解

  10.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1.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会变化,具有阶级性),现实的

  12. 根本保证 一定是 党的领导

    力量源泉 是 人民

    平等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13. 时政

  14. 时政

卷五

单选

  1. 马克思主义产生条件

    1. 经济社会条件(客观):资本主义发展
    2. 阶级基础、实践基础(现实需要):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3. 主观条件
      1. 直接理论来源:德英古,英法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 自然科学前提:化学生(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
  2.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存在,事物存在;质不存在,事物不存在)而量不是

  3. 必要劳动 = 再生产 劳动力价值 = 工资

    剩余劳动 = 生产剩余价值 = 被资本家占有

    再生产了足够的劳动力价值,剩余都是归资本家的剩余价值

  4. 金融寡头对国家的控制

    1. 经济上:参与制(参股其他所有企业,等于占有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2. 政治上:同政府的 “个人联合”
    3. 文化上:建立政治咨询机构
  5. 毛泽东思想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标志: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新道路(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

    毛泽东思想 趋于成熟 (遵义会议前后)标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阐述

    毛泽东思想 正式确立 (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

  6.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 新发展格局 中:

    1. 关键: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无关)
    2. 最本质特征: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自质)
    3. 战略基点:扩大内需(内急)
    4. 战略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略)
  7. 新发展理念(创协绿开共)

    1. 创新:引领发展的 第一动力
    2. 协调:持续 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 绿色:永续 发展的必要条件
    4. 开放:繁荣 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比闭关锁国,繁荣必须开放)
    5. 共享:中特 本质要求
  8. 统揽 四个伟大 分别是:

    1. 伟大斗争(坏人):手段,激发前进 动力
    2. 伟大工程(党建):保证,提供前进 保障(决定作用)
    3. 伟大事业(中特):主题,开辟前进 道路
    4. 伟大梦想(中国梦):目标,指引前进 方向
  9. 军队建设的核心:能打胜仗

    军队建设的灵魂:听党指挥

    军队建设的保证:作风优良(除了军队,其他一切保证都是党的建设)

  10. 见带背

  11. 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

  12. 建党一百周年取得的根本成就:中特

  13. 革命道德灵魂: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革命道德一根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 法律至上的表现

    1. 普遍适用性: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正面)
    2. 优先适用性:与其他社会规范矛盾时,优先适用法律
    3. 不可违抗行:违法必究(反面,一旦你违抗,无论你啥职位,都要惩罚)
  15.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1. 出发点、落脚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 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6. 时政,“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提议,找人权

多选

  1. 马原keywords:生产(经济),矛盾(规律),人民,实践

  2. 价值的构成:

    1. 主体的需要
    2. 客体的属性

    价值不是主观随意性的活动,是由客体自身属性决定的

    价值的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有:价值关系、实践关系(基础)、认识关系

  3. m’=m/v,p’=p/(c+v),m=p

  4. 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政制化

    1. 改良主义政党
    2. 法制建设
    3. 政治多元化
  5. 苏联新经济政策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一样,因此这里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不是农业合作化

  6. 五环图

    毛泽东思想 — 革命、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 + 社会主义建设)

    中特 — 改革(改革开放)

  7.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执政基础:工农联盟

  8. 铁错表达:人民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9. 人民健康:(现代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民生: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10. 辛亥革命见带背

  11. 见带背

  12. 中国越发展,国际环境越恶劣,这个不是实现民族复兴能影响的

  13. 评价人生的根本尺度:规律历史

    评价人生的普遍标准:劳动贡献

  14.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 强化 道德 对法治的 支撑作用
    2. 道德要求 贯彻到 法治建设
    3. 运用 法治手段 解决 道德领域 突出问题

    法治:治国理政 基本方式

    德治:治国理政 重要方式

  15.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多重发行)

    1. 自然、保护优先
    2. 绿色展、持续利用
    3. 制度先、统筹推进
    4. 边主义、合作共赢
  16. 美国真不行

卷六

单选

  1. 反应性和创造性是同一认识的两个不同方面。认识:

    1. 反应性:输入信息
    2. 创造性:思考信息

    非理性因素:假设,猜想,信念,意识,情感,冲动,欲望,本能,联想,想象,直觉,灵感

    非理性因素具有激活、驱动、控制作用

    真理可能会过时,但 不会被推翻 ,凡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都是真理

    实践可以把观念存在变成现实存在

  2. 事物都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社会意识:

    1. 社会心理:(低层次,以感性认识为主)情感、情绪、风俗、习惯

    2. 社会意识形式:(高层次的,以理性认识为主)

      1. 社会意识形态:政治法律思想(核心)、道德、宗教、艺术

        具有阶级性

      2. 非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

        不具有阶级性

    上层建筑:

    1. 观念上层建筑 = 社会意识形态
    2. 政治上层建筑(主导地位):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国家军队(都是实体的)
  3. 有机构成=c : v

    m’ = m / v ;p’ = p / (c+v) ;m = p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

    金融资本: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

    资本集中:大吞小,小合并为大(圈钱)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资本化(存钱)

    资本积聚: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资本总量(用钱)

  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种经济成分:

    1. 个体经济(占绝对优势,因为当时农业占主导)
    2. 国营经济
    3. 合作社经济
    4.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 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
    2. 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3. 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 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7. 新发展格局:无关、自质、内基、攻略

  8. 最大的人权:人民幸福

    最基本人权:生存发展

  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创造 根本社会条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53-1978):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定)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78-2012):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证(中特体制)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四十年经济成就)

    新时代中特主义(2012-今):三个更为(完善、坚实、主动)

  10. 党百年奋斗得出(今年必考的建党100周年)

    1. 历史结论:走自己的路
    2. 根本成就:中特
  11. 洛川会议(川面)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2.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洗脑了已经,选不出来先枪毙一分钟

  14. 全面依法治国:

    1. 前提:科学立法
    2. 关键:严格执法(与群众密切相关)
    3. 重点: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 最后一道防线
    4. 基础:全民守法
  15.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的核心是:重新构建选举委员会和增加赋权

  16. “服贸会”主题:开启未来(开会)

多选

  1. keywords

  2.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真理的绝对性)

  3. 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但是不影响剩余价值率(m/v不变)

    加快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当然可以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

  4. 垄断高价:提高商品销售价格

    垄断低价:压低采购原材料价格

    商品的价值 = 生产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绝对价值,价值决定价格,始终不变(1k的手机,垄断市场最多也就3k,他不可能卖到1w吧,所以价值仍然决定价格,额外加的是垄断利润)

  5.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基础保障 (因果关系不要错)

    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题中应有之义必然要求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6. 新发展阶段理论依据 :找马克思观点

    区别于历史依据(站富强)和现实依据(雄厚的物质基础)

  7. 新型政党制度:多党合作政协制度

  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任务标志性指标:脱贫攻坚(底裤脱掉,噗)

  9. 旧三民主义

    1.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帝不明确,反封不彻底)
    2.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忽略广大劳动群众)
    3.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10. 遵义会议,见带背

  11. 时代的主题和任务:革命与战争

  12. 普世(世界通用) — 资本主义的代名词,铁错

卷七

单选

  1. 实践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 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前提
    2. 人获取价值的内在尺度推动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2. 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归属是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依据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3. 劳动力:劳动能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简单商品生产 发展到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的新阶段的 标志

    简单商品生产也是社会分工

    简单商品生产中,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产品归社会

  4. 利润 变成 平均利润

    1. 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生产价格 = 生产成本 + 平均利润

    生产成本 = 不变资本 + 可变资本

  5. 统一战线

    1. 主题:大团结大联合(题大大)
    2. 方针: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真挚)
    3. 根本任务: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本人)

    人民政协履职基本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6.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内基,无关,自质,攻略)

  7.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 文化自信

  8. 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覆盖全体社会成员

  9.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方式废除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共和体制

    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资政新篇》

  10. 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建党精神

  11.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瓦窑堡会议 — 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12. 根本保证 — 党的领导

  13. 贯穿中国 革命道德 始终的一条 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革命道德灵魂 :不屈不挠的精神 (精灵)

  14. 法治与人治分水岭 :最高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

  15. 神舟十三特点:

    1. 径向 交会对接
    2. 核心舱、货运飞船、载人飞船、组合运行
    3. 空间站驻留 6 个月
    4. 女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16. 一带一路

    1. 秉持原则:共商共建共享(援建(元件))
    2. 合作理念:开放、绿色、廉洁(理廉洁)
    3. 合作目标: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标准)

多选

  1.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与实践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1. 先进认识:预测、预言
    2. 落后认识:重男轻女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 具体的:针对特定客体
    2. 历史的:存在于某个历史阶段
  2. 肯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肯定因素居支配地位 -> 事物存在 -> 量变过程

    否定因素居支配地位 -> 事物灭亡,变成另一事物 -> 质变过程

  3. 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所画的资本

    不变资本:购买 生产资料 所花的资本(不改变自身价值量,不发生价值增值)

    不变资本不一定是一次性转移全部价值(机器就是多年累计折旧)

  4. 资本主役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表现在:民主、选举、平等

    金钱操控下的民主、选举实际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法律上人人平等的选举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并不是始终阻碍社会进步,与封建君主专制比较是进步

  5.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组建的

  6. 高质量发展:人民理念 的发展

  7. “爱国者治港”:(三zhi一深)

    全面管制;限制秩序;长治久安;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港独)

  8. 国家安全:

    1. 宗旨 — 人民安全
    2. 根本 — 政治安全(党的领导和中特制度不动摇)
    3. 准则 — 国家利益至上
  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见到好的就选(党的领导,生态环保)

  10. 略,见带背 — 辛亥革命(三个没改变)

  11. 长征的过程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后开始北上抗日,开始实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

  12. 略,语文题,搞人心态

  13. 中特法治前进方向

    1. 党的领导 (谁领导)
    2. 以人民为中心 (依靠谁)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走什么道路)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中特法治体系

  14. 反外国制裁法时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无关

  15. 时政

卷八

单选

  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主客体之间的三个关系:价值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是实践关系

  2. 时空是客观的;静止是相对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3. 私人劳动:商品没卖出去前,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切劳动就是为自己而劳动

    社会劳动:商品卖出去之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切劳动就是为社会而劳动

  4. 资本 — 剩余价值 — 剥削 — 增殖

  5. 社会主要矛盾:

    1. 建国前:

      1. 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阶级矛盾)
      2.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民族矛盾)

      特点:外敌入侵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革命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 建国后:

      1. 1949-1952(前三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没消失过)、封建主义、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完成遗留任务)
      2. 1952-1956(后三年):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把资本主义经济变为国营经济,即赎买)(土改刚结束)
      3. 1956-1981: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4. 1981-2017: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5. 2017至今(新时代):人民日益额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6. 三新一高:

    1. 新发展阶段:明确我国发展的 历史方位
    2. 新发展理念:明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 指导原则
    3. 新发展格局:明确我国经济现代化和 路径选择
    4. 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题
  7. 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认为 思想建设 应该摆在 首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政治建设 应该摆在 首位

    新时代党建:以 政治建设统领

  8. 乡村建设:

    1. 总目标农业乡村现代化
    2. 总方针农业农村优先 (全局)
    3. 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具体)
    4. 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新时代党的 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全党服从中央

    新时代 党建总要求

    1. 以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主线
    2. 政治建设统领
    3. 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根基
    4. 以调动全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着力点
  9. 近代人物篇:

    1.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四州志》
    2.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海国图志》
    3. 郑观应:主张“军民共主”,《盛世危言》
    4. 严复:喊出“救亡“口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演论》
    5. 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10.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大跃进、自然灾害背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经济建设方针

  11. 国民党 政府的统治和 北洋军阀 的统治都是 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的统治

  12. 瓦窑堡会议:解决了 政治路线 问题;提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可能

    洛川会议:制定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提出 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3. 的认识 核心 在于 人的本质

  14. 中特法制道路 本质上是 中特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建设中特 法治体系

  15. 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

  16. “达沃斯议程” 对话会主题:把握关键之年,重建各方信任 (沃尔沃)

    服贸会:开启未来

多选

  1. 意识能动作用:意识指导实践改造、创造物质

    人的本质力量:实践能力、认识能力

    实践、认识、意识是人所特有的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实际上是 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实现问题的途径

    周期:危机 -> 萧条 -> 复苏 -> 高涨

  3. 垄断 没有消除 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 市场经济(肖八垄断,但是没有消除市场经济,各种押题卷如雨后春笋出现)

    垄断 必须通过 竞争 来维持(肖八靠押题质量与其他押题卷竞争,维护垄断地位)

    垄断 组织不可能吧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全部包下来(很好理解)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变化:

    1. 原本形式价格 围绕 价值 上下波动
    2. 利润变成平均利润后,价值转化成生产价格价格 围绕 生产价格 上下波动
    3. 垄断利润后价格 围绕 垄断价格 上下波动
  4. 空想社会主义者:

    1. 理论上致力于对社会制度的分析
    2. 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切中要害的见解
    3. 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
  5.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 +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社会主义革命:废除一切剥削制度,变私有制为公有制,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一次革命论错误: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

    二次革命论错误: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

    正确革命论:一次革命分两步走

  6. 八个明确: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什么样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what (理论,指导思想)

    (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布局,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外交目标,最本质特征)

    十四个坚持:回答新时代 怎样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how (实践)

    (党的领导、人民为中心、改革、新法治理念…)

  7. 组成部分:由什么组成(笼统抽象)

    实现形式:如何实现(具体)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国有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民营企业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

  8. 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三法一体:

    1.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2. 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设的重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3. 法治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9. 初步提出可以选,但是建设中特一定是中共十二大

  10.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

  11.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世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12. 宗教自由

  13. 时政

  14.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