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选择题

  1. 数列极限,转函数极限,分母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我的做法和答案基本一致,就不多做阐述了
  2. 考的概念题,比较基础
  3. 利用奇偶性来做的,$\displaystyle\int_a^x$ 奇函数 $dx$ = 偶函数,然后分布积分一下,找答案即可
  4. 参数方程的旋转体体积问题,想防止柱壳法写错,可以直接用二重积分法
  5. 先找齐次的解的形式,然后对照写出非齐次特解,比较常规
  6. 考的二元极限,$f_1$ 用平方差拆开化简,$f_2$ 由于分子比分母次数低,肯定不连续
  7. 凯哥选填班有类似题目,如果 $a > \frac{1}{2}$,则是极小值点,用等式脱帽法做即可
  8. 用相似理论来做,首先 $A$ 是秩一矩阵,可以直接写出特征值:$0,0,0$
    于是 $(E+A)^n$ 的特征值为:$1,1,1$,故 $(E+A)^n$ 的 trace 为 $3$,deg 为 $1$
    标答用的秩一矩阵求高次矩阵,然后二项展开答案做的,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9. 由于 $A,B$ 正定,故 $(A^{-1}B)^T(A^{-1}B) = B^{-1}AA^{-1}B = E$ 可知:$A^{-1}B$ 也正定
    又 $(A^{-1}B)^T = B^{-1}A$ 故两矩阵对称,因此有相同的特征值(读者自证不难,行列式取转置)
    又 $B(A^{-1}B)B^{-1} = BA^{-1}$,故 $A^{-1}B \sim BA^{-1}$ 推出 2 错误
    又 $Ax=Bx$ 有非零解 $\alpha$,故 $B^{-1}A\alpha = 0$ ,且 $A^{-1}B\alpha = 0$,存在公共特征向量
    这题就是按照题目的意思去构造即可
  10. 找特征值的题,把系数 $\dfrac{1}{3}$ 一开始就提出,会变得简单一点

填空题

  1. 非常新的一道题,给定一个曲线方程:$x^3+y^3=y^2$,求斜渐近线
    求渐近线,则渐近线一定存在,故不妨令 $\lim\limits_{x\to\infty}\dfrac{y}{x} = k$ 来反求
    这题出的也太牛了
  2. 参数方程问题,式子整理需要用到一定量的三角恒等变形
  3. 不定积分,三角换元,凑微分
  4. 全微分解最快,偏导数也可
  5. 物理应用
  6. 水题,水的有点过分

解答题

  1. 多元函数极值,没什么好手段,但是显然 $L_y$ 很好解,从他入手讨论消参
  2. 余丙森考过类似的二元题,真题考的是一元,方法一样,两侧取积分做
    解一个二重积分,对称性化简,极值互化
  3. 数列极限,比较简单,有界性用第一数学归纳法即可,单调性利用有界性做商证明
    我的方法与答案一样,不多阐述
  4. 李林、余丙森和真题考过第一问,链式求导化简微分方程
    第二问比较新,其实就是求一个高阶导数
    任意点的高阶导数,方法就两个:找规律和莱布尼茨公式法
    这题显然找不到规律,求一阶导后,凑出幂函数,然后用莱布尼茨公式即可
  5. 这题也太新了,真题应该不会这么考,万万没想到考的是中值定理
    第二问比较简单,值得注意的是答案是错误的,已知极限反求参数不能用洛必达法则
    正确做法是,先换序,然后求导,然后被积函数等价无穷小,然后积分,然后代初值消 C
  6. 考了数量积的运算:$\alpha^T\beta = \beta^T\alpha$ 其他都比较常规

卷二

选择题

  1. 两个无定义点,讨论一下就好了,简单题
  2. $f(x) = x^x$ 的函数图像知道的话,秒杀难度
  3. $I_1$ 和 $I_2$ 直接看出来,然后和 $I_3$ 做个差即可(被积函数)
  4. 被积函数在一个周期上的积分值为 0,则变上限积分也为周期函数,按照这个性质推出 1 2
    然后对3 4 用周期函数定义即可
  5. 区间再现,然后加起来,化简
  6. 条件极值,比较简单,就 3 个方程,随便搞一下就出来了,然后随便取一个点比较一下,判断是最大还是最小
    答案用的无条件极值做的,利用约束条件,消掉了一个参数,然后就是二元函数问题了
  7. 积分比大小,但是不同于第3题,这里要整体做差,然后判断正负号(因为被积函数做差判别不了)
    有一个小放缩挺妙的,不过也可以直接用几何看出来
    $$
    \begin{aligned}
    \int_0^{\frac{\pi}{2}} e^{x^2}(2\sin x - 1)dx
    &=
    \int_0^{\frac{\pi}{6}} e^{x^2}(2\sin x - 1)dx +
    \int_{\frac{\pi}{6}}^{\frac{\pi}{2}} e^{x^2}(2\sin x - 1)dx
    \\
    &>
    e^{\frac{\pi^2}{36}}\int_0^{\frac{\pi}{6}}(2\sin x - 1)dx +
    e^{\frac{\pi^2}{36}}\int_{\frac{\pi}{6}}^{\frac{\pi}{2}}(2\sin x - 1)dx
    \\
    &=
    e^{\frac{\pi^2}{36}}\int_0^{\frac{\pi}{2}}(2\sin x - 1)dx
    \\
    &=
    e^{\frac{\pi^2}{36}}(2-\frac{\pi}{2}) > 0
    \\
    \end{aligned}
    $$
  8. $r(A) = r(A^T) = r(AA^T) = r(A^TA)$ 故 $A$ 列满秩,又左乘列满秩不改变矩阵的秩,易得
  9. 是一个远古习题,$A^2\alpha \ne 0,A^3\alpha=0$,可构造无关向量组:$P=(\alpha, A\alpha,A^2\alpha)$
    则 $P^{-1}AP = P^{-1}(A\alpha,A^2\alpha,0) = P^{-1}(\alpha,A\alpha,A^2\alpha)\begin{pmatrix}
    0&0&0\\
    1&0&0\\
    0&1&0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0&0&0\\
    1&0&0\\
    0&1&0
    \end{pmatrix}$
    刚学向量组的时候,应该都接触过这题,不过本题难点在于反向构造出来 $P$
  10. $tr(AA^T) = \sum\limits_{i=0}^n a_{ii}^2 = 0 \Rightarrow A = O$
    2用分块计算行列式显然易得,3可以参考一下我下面写的东西
    4考的是一个构造问题,比较难想到(指我没想到)

    这里分享一个利用顺序主子式正负求惯性指数的方法,首先把顺序主子式按序列如下展开:
    $$
    1, A_1, A_2, \cdots , A_n
    $$
    正惯性指数为相邻顺序主子式之间的保号数负惯性指数变号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若 4 阶矩阵的顺序主子式值为:$1, 2, 3, -2, -3$
    易得正惯性指数保号数为 3 即:$(1,2), (2,3), (-2,-3)$
    负惯性指数变号数为 1 即:$(3,-2)$

【注】有 0 出现的时候,该法不适用

填空题

  1. 根式换元,简单题
  2. 一点处的高阶导数一般有两种做法,泰勒展开和求极限
    但是本题并不是在 $x=0$ 处展开,故代入后高阶不会消失,因此不能用一点处的高阶导数做法
    剩下就是任意点高阶导数做法了,即找规律和莱布尼茨公式,考虑求几阶找规律
    最后统一代入
  3. 瞎搞搞出来了,实际考的是链式求导法则:
    $$
    r = z_r = z_x \cdot x_r + z_y \cdot y_r = \cos \theta z_x + \sin\theta z_y
    $$
  4. 参数方程求导
  5. 二重积分,比较简单,还原积分域,然后对称性化简,极值互化
  6. 对于构造能力的要求过于高了(不会),放在最后一题,然后给个第一问还是可以做一做的
    利用了行列式的单列/行可加性拆分,分离参数 $b$ :(这一步不太容易想到)
    $$
    c = \begin{vmatrix}A&\alpha\\\alpha^T&b\end{vmatrix} =
    \begin{vmatrix}A&0\\\alpha^T&b\end{vmatrix} +
    \begin{vmatrix}A&\alpha\\\alpha^T&0\end{vmatrix} =
    b|A| + \begin{vmatrix}A&\alpha\\\alpha^T&0\end{vmatrix}
    $$
    只需求出右边的行列式,即可解出 $|A|$
    然后就很简单了,用行列式的恒等变形化成分块上三角行列式即可:
    $$
    \begin{vmatrix}A&\alpha\\\alpha^T&0\end{vmatrix} = \begin{vmatrix}A&0\\\alpha^T&-\alpha A^{-1}\alpha^T\end{vmatrix} = -\alpha A^{-1}\alpha^T \cdot |A|
    $$
    又 $A$ 为反对称矩阵,故 $(A^{-1})^T = (A^T)^{-1} = -A^{-1}$,即 $-\alpha A^{-1}\alpha^T = \alpha A^{-1}\alpha^T$
    易得:$\alpha A^{-1}\alpha^T = 0$,故 $|A| = \dfrac{c}{b}$

解答题

  1. 第二个考到二重积分中值定理的题(第一个出自李六)
    由于 $\lim\limits_{(x,y)\to(0,0)} f(x,y) \ne 0$,故可以用二重积分中值定理化简,提出 $f(\xi,\eta)$ 直接用连续性代值
    然后求一个内摆线的面积
  2. 设问很新,其实只要按照题意模拟即可,先对特解 $y^{*}$ 求导,然后代入微分方程化简
  3. 真题考过两次了,一次是1999年数二(完全抽象型),一次是2011年(调和级数)
    答案的放缩比较麻烦,最方便的做法是求和符号和积分符号统一做法
    $$
    a_n = \sum_{k=1}^n \dfrac{1}{\sqrt{k}}dx - \int_0^n\dfrac{1}{\sqrt{x}}dx =
    \sum_{k=1}^{n-1}\int_k^{k+1} (\dfrac{1}{\sqrt{k}} - \dfrac{1}{\sqrt{x}})dx + \dfrac{1}{\sqrt{n}} - 2 \ge -2
    $$
  4. 多元函数结合微分方程的考法,真题见的不多,武忠祥每日一题很多
    (可以直接在博客下找微分方程tag,我没记错的话,每日一题微分方程都是结合多元函数的)
    比较简单,不多解释了,具体可以参考答案
  5. 第一问比较简单,直接求导比较麻烦,不妨化简一下结论,构造辅助函数 $F(x)=1+x^2-e^{x^2}$
    标答的辅助函数还是有些复杂,然后说一下第二问,这个构造,实在不容易想到(我不会的意思)
    至少他也应该把 $\sqrt{n}$ 开局放在左边吧,不然很难想到是一个积分数列的问题
    关于这个积分数列问题,真题考过一次(2019年)
    $$
    I_n = \int_0^{+\infty} \dfrac{1 - x^2+x^2}{(1+x^2)^n}dx = I_{n-1} - \int_0^{+\infty}xd[(1+x^2)^{-(n-1)}]
    $$
  6. 屑题,就是按照题目意思构造,然后利用构造的东西反复代入即可

卷三

选择题

  1. 先求导,然后利用变上限积分等价无穷小来做最快
  2. 导数定义
  3. 根据选项构造辅助函数,然后求二阶导判断正负性
  4. 几何上来看最快,由 $F(x)$ 大于 0,故积分域越大,平均值越大
  5. 看瑕点的阶
  6. 二重积分换序,极值互化
  7. 黑塞矩阵判别式,边界靠多元函数极限来确定 $(x \pm y)^2$ 在 $(0,0)$ 显然不是极值点,路径 $y=\mp x$
  8. 向量组的问题,B 虽然难证明,但 ACD 容易举反例,我大概说一下我的想法:
    如果 $\alpha_1\ne 0$ 则 $\alpha_1$ 至少占掉了 $1$ 维,后 $n-1$ 个向量至多额外占 $m-1$ 维空间
    故 $n-1$ 的向量中,对答案有贡献的最多只有 $m-1$ 个向量,又 $n>m$ 考虑极端情况,$n=m+1$
    则必定有一个向量的贡献为 $0$,因此 $\alpha_1, \cdots, \alpha_n$ 线性相关
  9. 简单题
  10. 想推出 $E-A$ 可逆,等价于推出 $(E-A)x=0$ 只有零解
    $x^T(E-A)^Tx = x^T(E-A)x \Rightarrow ||x||^2 - x^TAx = ||x||^2 - x^TA^Tx$
    若 $A^T = -A$,则 $x^TAx = x^TA^Tx = -x^TA^Tx = 0$,故 $||x||^2 = 0$ 得证只有零解

填空题

  1. 隐函数求偏导
  2. 齐次解还原微分方程,主义虚根是二重根
  3. 物理应用,这里的速度是指沿着AB方向的速度
  4. 模拟题意
  5. 换序凑微分
  6. 解行列式

解答题

  1. 对称性化简,极值互化
  2. 模拟题意,求多元函数偏导,然后解方程
  3. 第一问直接构造辅助函数,利于单调性证明
    第二问按照第一问放缩,再定积分定义
  4. 变量可分离型齐次微分方程,直接用等腰三角形建方程即可,答案复杂了
  5. 看似三中值,实际就是双中值问题,给的第三个中值是在提醒你它就是分点
    利用积分因子还原,易得显然易见,没什么好说的
  6. 设问方式很怪,实际就是利用相似传递性,对于未知的A,去解已知的B,做到转换研究对象的目的‘

第三套挺简单的,设问有点新,难度系数挺符合今年的